位置: 首页 > 乡村记忆 > 乡村记忆 >> 正文

随着时代弹奏的音符

作者:曹恒顺   来源:菏泽市村镇志研究院   关注:   时间:2020-09-30 17:54:40
发表于2020930日《牡丹晚报》
随着时代弹奏的音符
 
  《牡丹晚报》就像一辆列车,满载着丰硕的成果,奔驰过20年的奋斗里程。
  在它诞生10周年的时候,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发表在2010年的10月1日的《牡丹晚报》上。我祝愿它成长为一株永不凋谢的牡丹花。现在,又一个十年过去了。《牡丹晚报》的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,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,把报纸办得越来越好,越来越红火。
  它所蕴藏的群众性、娱乐性、时代性,是那么的和谐,那么的突出,那么的鲜明,让它的知识性、趣味性、可读性更加浓烈。它刊登的一篇篇优秀的短文,把政治元素与社会元素揉合一起,把上层与基层紧密联系,把全国与菏泽无缝交织,弹奏出一支支时代的音符。就像一朵朵历史长河里的浪花,一股股温暖的春风,一声声时代的号角,给人力量,给人启发,激人奋进。办报人敏锐的政治头脑,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,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,展现出出类拔萃的大家风范。
  《牡丹晚报》是我的一个亲密朋友,见证了办报人紧随着时代的脚步,弹奏出的一曲曲美妙乐章。
  记得 2014年2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首都博物馆的时候,对史志工作做了重要指示:“以史鉴今,启迪后人”。“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,让文物说话,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,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,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、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。”没过几天,由我和妻子牛光芝主编的《曹口村志》,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,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。《牡丹晚报》总编潘若松得知后,立即派出记者对我进行采访。5月31日的《牡丹晚报》利用两个整版的篇幅,刊登记者姜培军撰写的长篇通讯《六旬夫妇写就乡村“史记”》。这篇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,不久《中国地方志》总编室给我联系,并于2015年第五期上刊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编审杨海峰对我的采访札记《老骥伏枥,志在修志》。文章中的观点经常被专家引用。《曹口村志》被评为2014年度山东省优秀史志成果奖,《大众日报》为此发表了专题消息。早在2010年的4月6日,《牡丹晚报》就刊登过编修《曹口村志》的新闻。指出:编写《曹口村志》的目的,就是让后人知道前辈的艰辛,探索今后科学发展本村经济、文化的思路,建设团结、和谐、富裕、美好的地新家园。《曹口村志》先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及上海等省市图书馆收藏。
  在2016年11月初的时候,《牡丹晚报》的《阅读汇》栏目责任编辑朱永丽给我发来一篇散文的底稿,让我看看。文章的题目是《珍贵的书签》,作者叫曹彦军。她说: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出: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作源泉。提倡全民阅读,建设学习型社会,提高国民素质。《珍贵的书签》一文,正好契合了这一时代召唤。文章从《中国地方志》杂志刊登的一则新书谈起,称赞《曹口村志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。文章中说: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书签的基本功能,是帮助读书人及时找到书本的页码。他有一本极具收藏价值的书签,就是《曹口村志》里的书签。它6厘米宽,14厘米长。顶端系着一段薄薄的亮丽的红丝带,鲜艳而优雅。它的特异之处在于,在这样一块小小的天地里,写着几句简短的话,把一个村庄600多年的历史和现状,概括得淋漓尽致。语言风趣,激发出人们阅读的激情。人们常说:书签是书籍的眼睛。可作者觉得,《曹口村志》的书签,更像这本书的心脏,把它的实用性、观赏性、思想性,完美地结合了起来。文章在2016年11月18日的报纸上发表之后,被收入我国中考语文题库。2017年,《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17年普通高中考试语文试卷》现代文阅读题,选用了这篇文章,占到17分。《珍贵的书签》一文,在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中,被多数省份选用。《曹口村志》入选中考语文试卷一事,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。有关专家认为:《曹口村志》是全国首部,也是目前唯一一部进入我国考卷的村级志书。它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介绍了村志。它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之心、思乡之情,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  去年,为了纪念开展真理标准讨论40周年,《牡丹晚报》的《牡丹园》栏目责任编辑刘雁林,约我写一篇有关的文章。开展真理标准讨论,是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两种执政思想,本本主义与改革开放两种治国路线的较量,也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、前途的决斗。在我们党的历史上,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。我当时利用6个多月的时间,组织编写了一篇《端正思想路线,促进经济发展》的稿件。1979年8月11日,《大众日报》在头版位置上全文刊登。8月31日,新华社将此文播发全国。《人民日报》《解放军报》等各大报刊,均作了转载。开展真理标准讨论,作为一个时代的标签永载史册。从此,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,实行改革开放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洪流,涌向全国。2019年8月2日,《牡丹晚报》以《难忘的回忆》为题,刊登了我的回忆录。同年,《山东党史》杂志第六期,以《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一段回忆》为题,再次刊登。《山东党史》杂志执行主编张耀龙称赞说,文章中关于“副业生产上——下——上,农业生产高——低——高”的表述,是对副业与粮食生产关系带有“规律性”的经典归纳。《牡丹晚报》弹奏了一支嘹亮的时代音符。
  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名言:“凡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,都要从历史和现实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。” 牡丹晚报不是发号施令的机构,但它春风化雨的功能,默默地滋润着鲁西南大地,默默地滋润着菏泽乡亲的心田。
 
打印此文】  【关闭窗口】 【返回顶部
 ·上一篇:齐楼乡村行 ·下一篇:返回列表
 相关文章
 热门文章
最新图文
   
地址:菏泽市中华路1009号 菏泽市人民政府  联系电话:0530-5310688  手机:13854069727
版权所有:菏泽市曹州村镇志研究院 技术支持:山东省地矿局菏泽地质环境监测站 曹付恒
Copyright© 2008-2016 鲁ICP备16018957号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