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 首页 > 方志小说园地 > 方志小说园地 >> 正文

历史的细节

作者:曹恒顺   来源:菏泽市村镇志研究院   关注:   时间:2016-06-03 09:05:14

 

QQ图片20160603090928.jpg
1934年10月,中央苏区的上空阴雨密布。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,无法抵御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,被迫撤离根据地,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长征。1936年10月,红军第一、二、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,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长征胜利结束。80年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蒙罩在事实上的烟雾逐步消散,许多历史的细节渐渐浮出水面。每每想到这里,我的脑海里就闪现出很多有关的人和事。
 “铁桶计划”。 1934年的10月7日,中共中央得到一份绝密情报:国民党反动派将于本月下旬,动用1000辆军用卡车,运送100万军队,在瑞金周围构建30道铁丝网,形成直径300里的包围圈,以扼杀工农红军。为了躲避这一灾难性的恶毒“计划”,10月9日中共中央下达紧急转移命令,先头部队于第二天夜间退出根据地。这就是长征的开始。
巧合的是:1911年的10月10日,辛亥革命爆发,宣布中华民国的降生。有意思的是:长征开始时的最高领导班子“三人团”成员之一、共产党的德国顾问李德,曾在他的住地水塘里养着一群鸭子。他原打算每天吃1只,吃完后就开始“转移”。可是,没等到吃完鸭子,就不得不一走了之。
当时,遭受打击的毛泽东被排除在决策圈子之外,正在外地进行“调查研究”。他身患疟疾,面带饥色,心情郁闷,数天后才接到转移通知。他于10月16日傍晚,默默地从于都出发,踏上征途。
长征的主要原因,是红军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利。而导致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利的原因,主要来自党内外两个方面:一是,此前王明“左”倾机会主义势力,解除了毛泽东党内外的领导职务,丢弃游击战、运动战的传统军事手法,采用阵地战,妄图御敌人于国门之外。二是蒋介石在军事上也有个德国顾问,他采纳顾问的策略,采用堡垒主义。同时,搞“政治挂帅”,提出“七分政治,三分军事”的口号。结果是红军节节失利,根据地大部丧失,面临灭顶之灾。蒋介石曾经预计,大概1年的时间就可把“共匪”全部消灭。
长征开始的时候,不叫长征,而是叫“转移”。“长征”一词首先出现于1935年5月的《中国工农红军布告》中,这是一篇由陆定一起草,朱德署名的六言骈句。
中央红军的长征历时13个月零两天,纵横11个省,长驱2.5万里,爬过18座山脉,走过600里草原,渡过24条河流,作战300余次。这就是号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依据。
长征中伤亡最多的战役,是1934年底进行的湘江战役,非常惨烈。中央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8.6万,减至3万。损失5万余人。
1935年8月的草地行军,被称为最悲壮的“死亡行军”。7天时间,因饥饿、寒冷、淤泥而死亡的红军战士达万人。每走1里,就减员16人,平均每天减员1400余人。
在长征途中,曾发生过“红白(军)混杂”的场景。四渡赤水时,由于部队调动频繁,敌我双方的部队无法区别,一度一起行军。红军的一名司号员跑到敌人炊事班打饭吃,被传为笑话。
红军中有一个炮兵,叫赵章成,百发百中,被称为“神炮手”。他信奉佛教,每次开炮前都要进行祈祷,并说明我是奉命行事,请被炸死的“冤魂”不要怨他。在大渡河战役中,他一面为冤魂祈祷,一面瞄准。战友们看着他的样子,都暗暗发笑。结果4发炮弹,摧毁敌人3个火力点,为渡河勇士扫清了障碍。
长征中的夫妻不是天天在一起,而是按规定周六见面。可康克清是一个例外。她是神枪手,天天守卫在朱德的身边,不受制度的约束。
红军女战士大多是宣传员,跑前跑后,大约比一般战士多走二分之一的路程,被称为走了三万五千里的人。
长征中曾经有过6次结束的打算。直到1935年9月20日,毛泽东等领导人进驻甘肃省的哈达舖,在这里看到大公报上关于“陕北有红军根据地”的消息,最后才选择陕北作为长征的目的地。
长征是一场大灾难。30万红军只剩下2.5万人。但它也是一个大熔炉。我们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,很多参加过长征。10个元帅中,有9人;245名中将以上将军中,有222人参加过长征。
长征是人类对于生存权、发展权的斗争。长征铸造了共产党人敢于吃苦、乐于奉献,坚忍不拔、追求梦想,勇于啃硬骨头的精神。这正是改革时代所需要的。
长征的最大戏剧效果在于:它以蒋介石的眉色飞舞开始,以蒋介石的哀叹结束;它以共产党的“逃跑”开始,却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。令人更感兴趣的是,蒋介石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消灭“共匪”。他在日记中写到,“以剿匪为掩护”,趁机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西部省份去。这就不难理解,那些军阀们为什么在“剿匪”时出勤不出力的表现了。
1935年10月,中央红军首先到达陕北,完成长征。在我的心中,长征也是一场伟大的改革。不长征,共产党就没有出路;不改革,中国工农红军就没有出路。遵义会议,就是长征途中进行改革的一首著名乐章。今天,我们应该用改革的眼光看长征,用长征的精神搞改革。80年来,长征给人们留下了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、思想财富。
打印此文】  【关闭窗口】 【返回顶部
 ·上一篇:渊子崖村民的英勇抗战 ·下一篇:妈妈的故乡
 相关文章
 热门文章
最新图文
   
地址:菏泽市中华路1009号 菏泽市人民政府  联系电话:0530-5310688  手机:13854069727
版权所有:菏泽市曹州村镇志研究院 技术支持:菏泽市曹州村镇志研究院 曹付恒
Copyright© 2008-2016 鲁ICP备16018957号 All Rights Reserved